后海,是北京最具特色的所在,商洛驻京办事处就坐落在后海一个普通四合院内。前几天的一个夜晚,贾平凹在这里用地道的陕南菜招待了来自法国的安博兰女士。两人这次相逢,一个来京开会,一个是来中国参加文学颁奖活动,偶遇后就抽时间沟通即将问世的法文版《古炉》相关事宜。记者有幸见证了这次“秘会”,安博兰告诉记者,其实不单是《古炉》,《带灯》法文版的
翻译工作也已着手准备了。
安博兰
“中国小说我全都能看懂”
金发碧眼的安博兰,对中国作家如数家珍,“我喜欢方方、王安忆、陆文夫,当然我也很喜欢贾平凹。之前我翻译过贾平凹的《废都》和《土门》,我推荐《废都》参评费米娜文学奖,最后还获奖了。”她还跟记者开玩笑说:“费米娜文学奖的评委都是女性,看来贾平凹的作品在法国很有女人缘。”
安博兰说,她从《废都》开始接触贾平凹作品:“他很有才华,也很有灵性,不光他的小说,他的散文我也非常喜欢。不过把中国的作品翻译成法文,语言方面太难了。中国小说我全都能看懂,完全没有问题,可用法文表述,有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表述了。”之前在翻译《古炉》时,为了主人公“狗尿苔”的名字而头疼过很长一段时间:“最早把它翻译成‘有毒的蘑菇’,可是‘狗尿苔’不能完全等同于有毒的蘑菇,我的搭档,懂法文的中国翻译家吕华先生告诉我,狗尿苔特别小而且丑陋,因为生长在狗撒过尿的地方才起名‘狗尿苔’。我在法文字典中翻了七个月,终于找到一个词,也是毒蘑菇,甚至还带有‘尿’的意味,终于可以替换‘狗尿苔’了。”
贾平凹
“狗尿苔身上有我的影子”
由于安博兰是法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还需找个中国人来合作。与安博兰合作的,是中国翻译家吕华。当晚,贾平凹、安博兰、吕华,还有《古炉》《带灯》的责编孔令燕聚在了一起。安博兰对贾平凹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要更多地了解贾平凹和他的人生。安博兰说:“《古炉》法文版马上要出版了,届时一定会有很多法国记者采访我,他们会对您这位中国作家很感兴趣,我以前看过《我是农民》这篇散文,对你有一定了解,但我希望能了解更多。”
贾平凹告诉安博兰,狗尿苔的身上有他自己的影子,他年少时的经历和狗尿苔有几分相似:“不过书中的奶奶是杜撰的,我并不是和奶奶一起长大的。”安博兰告诉贾平凹,目前《古炉》已经翻译完成,她在敲定最后的定稿。此外,她和吕华已经着手打算翻译《带灯》了。“我觉得两部作品都很好看,不过风格不太一样,《古炉》能让法国人了解以前的中国文化,《带灯》能让他们了解现在的中国文化。”安博兰还向贾平凹预约2014年9月的法国行,一方面为参加《古炉》法文版的首发式,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向法国读者推介贾平凹。
据贾平凹文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立志介绍,研究院正致力推动贾平凹作品的中国化和国际化,他在和一些大的出版社和文化交流机构共同合作,联手推动贾平凹作品的翻译工作。孔令燕告诉记者,出版社一直想推出英文版的《古炉》和《带灯》,但好的英文翻译家比较难寻,成了一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