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
重工/船舶
石油装备
安防/智能系统
新能源/环保
冶金矿业
化学化工
五金配件
教育培训
旅游文化
商务口译是一门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口译译员, 就必须有扎实的两种语言的功底。语言功底包括对原语和译语的熟练掌握。
即对双语既能被动理解又能主动表达; 既掌握双语的基本知识, 又具有灵活运用双语的能力; 既了解双语背后的文化, 又具有跨文化沟通的斡旋能力。
口译分连续口译和同声口译。商务口译绝大部分是连续口译。这是双边会谈的最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口译中我们会运用类似笔译那样的手段, 如直译、意译、繁译、简译、句译、段译、节译、摘译、省译、删译、复译、补译等等。译员在具体口译活动中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这一点上, 商务口译与普通口译是相通的。商务口译, 顾名思义, 其范围限定在商务活动的翻译上。口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当遇到涉及数量、质量、产品性质、要求、功能、价格等方面的情况时, 译员务必使用直译的方式。这种译法, 强调原语的形式结构及表层意义, 而不需顾及原语表面形式以外的任何意思。然而, 商务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数量和质量谈判。谈判双方为了使谈判顺利进展, 项目尽早落实, 往往需要表述一定的思想, 隐含一定的倾向性意见, 有的放矢; 而另一方也需要及时给予反应, 但又不失风度, 不急于求成。因此, 相对于直译来说, 商务翻译中意译用得更多。意译, 也就是将原话的表面形式完全抛弃而将所表达的深层意思重新组合后用译入语表达出来。该译法注重语言深层而非表层含义, 更不拘泥于原话的语法结构、词的前后位置的对应、字的多少、句的长短等。意译涉及到思维机制的运行, 是译者动态思维的结果。他通过借助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对语音、语法、言语结构进行整合、联想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最后进行主动的表达。只有理解这一点, 译者才有可能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停留于语言符号的机械转换, 避免听半句译半句、听一句译一句的句译, 或听几个词译几个词的(初级译者常见的) 繁译。这样只会使谈判双方陷于只言片语, 不知所云。译者的责任, 除了协助交流, 还应该促使交流尽可能顺利进行, 如果发现某些谈判领导爱好用同义词、语速偏慢、重复偏多等现象, 译者完全可以将其总结归纳, 去除赘词, 用简译的方法使意思浓缩明了。当谈判的某一方在证明自己的观点, 进行一番逻辑性较强、不便中断的发言时, 译者也应尽量照顾说话者的意图, 不能贸然打断, 而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凝神静听, 努力捕捉原话所承载的真实信息, 必要时可以做笔记。在整段发言结束后, 译者应立即译出整段意思, 而非所有词语。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译员应摒弃原话表面形式, 只记意思, 用流畅的译入语重新表达。若原话冗长、 嗦、重复偏多、插话过频、举例跑题等等, 译员完全可以采用节译、摘译、省译、删译的方法。当然, 省略法不可使用过多, 若遇到受话人不理解的时候, 译员有义务复译或实事求是地补译。
口译是一门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 虽然粗通两国语言的人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口译工作, 但是他们却无法承担正式的口译任务。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口译译员, 他不仅必须有扎实的两种语言功底,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更需要有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
商务口译的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 商务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进出口、业务谈判、函电等, 而是涵盖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译员有必要在传译任务开始前穷尽性地收集和整理口译活动将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 并且找到它们在另一种工作语言中的语义等值加以强记, 做到使用时脱口而出。
“笔记不是听写, 也不是速记, 更不是诉状记录。笔记是听、理解、抓住信息意义后进行表达的辅助工具。口译一旦完成, 笔记就失去其作用。‘交传笔记具有个性化、暂存性质。笔记是记忆内容的载体, 但不是信息的文字化。笔记的作用在于, 在记录时帮助译员集中精力、在使用笔记时为其做提示。”’(刘和平, 第89 页) 在商务口译活动中, 笔者也首先主张大脑记忆, 这是因为人脑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记忆功能会受到影响。记忆是人的一个综合性心理活动, 可以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瞬时记忆的时间非常短, 一般不超过两秒钟。而短时记忆的时间也长不了多少, 一般为一分钟, 而且容量很小, 负荷有限。口译工作者在记忆不够用的情况下, 应及时求助于笔记, 帮助大脑储存信息并在翻译中得以回忆和再认。
那么商务口译中笔记应该记什么? 怎么记? 首先, 要立足意义理解和意义记忆。“笔记的量要少, 笔记的内容要专, 笔记的方法要自创。”(黄跃文, 2003)
译员要关注说话者表述的内容信息, 捕捉谈话的实质内容, 而不是精确辨认说话者使用的每一个字。抓关键词是关键。关键词指的就是那些意义单一、准确, 不产生联想, 在句子中承载主要信息的词汇, 如数量、质量定值、时间、地点等等。这里值得提醒的是, 关键词要抓, 但笔记的东西并不一定完全等同说话者所用的词, 译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 把关键意义用文字、符号或划线等一目了然的形式在笔记上记录, 以辅助口译表达笔记中使用原语还是译入语, 取决于译者本人的习惯。有专家认为, 用译入语记录可以加速口译表达, 但是如果让一个习惯于原语记录的译员突然改为译入语记录, 他就会非常不习惯, 他的记录速度就会减低, 同样影响口译的速度。笔记中使用符号或缩写词应该是在译员群中得到共识的。英语单词拼写冗长, 可以只记头几个字母。形象符号代替文字可以包含意义, 同时又直观明了。商务口译人员对本专业的某些常用术语可以自己发明一些常用记号, 常用常新。
准确标准的灵活把握口译的标准众说纷纭, 但万变不离其宗: 准确、流畅、及时。有的认为准确是传意, 有的认为是忠实,有的认为要直接明确, 有的认为要得体到位。商务谈判中, 牵涉到数量质量、时间地点的具体问题, 译者一定要把握准确的标准, 集中精力, 使双方明确讨论中的项目的具体规定, 避免出现技术上的差错, 有必要的时候, 可以向说话方再一次核实, 切不可“大概”、“也许”、“可能”等等模棱两可。
口译过程中, 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个性造成了语言交际的局限性, 其局限性往往会导致信息损失,
商务谈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赢利。谈判双方都会不时地表达自己的倾向性意见, 并通过种种方式加以流露。作为口译人员, 他的任务不仅是成功完成口译活动本身, 还要出色地扮演好口译者的角色, 协助双方取得双赢, 或维护本国方的利益, 不致受损过多。这就需要译者尽量避免各种跨文化冲突引起的误解和矛盾, 使谈判尽可能顺利地进行。
总之, 商务口译与其它翻译一样, 是一项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它不仅是个语言转化过程, 还是个大商务形势下推进商务各方理解与沟通的过程,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商务口译技巧将随着实践的增多而不断积累, 在理论的指导下, 促进商务交流更好地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