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111-596( 全球免费热线)
0755-28329385(总部直线)
翻译资讯
Welcome to Shenzhen Huaboyi Translation co., ltd, Tel:0755-28329385
主页 > 翻译资讯 > 公司新闻 >

翻译领域

客户评价

这次开工仪式非常重要,深圳市委和省里重要领导都会出席讲话,同时要翻译成英日韩三个语言给现场1500多名各界嘉宾听,华博译的同传译者做得很到位,合作非常愉快!...[详情]
感谢华博译在会议开始两天前为我们应急处理,迅速反应一天内就配置齐全1000台接收机设备以及专业的同传老师,对他们的专业和服务质量很满意,明年会继续找你们!...[详情]
华博译翻译的价格公道实惠,服务靠谱。本次财富讲座结束后金教授问起同传翻译的情况,他说这位翻译非常不错(交传过程中演讲人能听到译者的翻译内容)。...[详情]

深圳翻译公司对新闻报道中外国专名的翻译对策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被称为“地球村”。我国公众对外国事物的关心越来越大,媒体关于外国新闻报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方面越来越广。相应地,外国人名、地名、机构民等专名引入国内的也越来越多。如果各家媒体各自为政,把各国专名按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地译成中文,译名就会出现混乱,甚至使人不知所云。如何解决这种专名翻译混乱的局面,深圳翻译公司就此整理了一些对策。


    一、 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
    《人民日报》1998年7月26日转载谈到译名遵守“名从主人”原则的问题。文章以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为例,指出许多法国的地名和人民的翻译极不准确。如把“圣德尼体育场”译成“圣但尼体育场”。而法国队中场球员珀蒂(Petti)的名字被译成女人的名字“珀蒂诗”。显然,那些只懂英文的译者们按照英语发音来翻译法国人名、地名,自然令人哭笑不得。
    同样,2003年荷兰人阿里•哈恩与中国足协签订合同之后,中国媒体上有关他的译名出现了三种情况:“阿里•哈恩”、“阿里•汉”和“阿里•汗”。新华社不得不就此向全国媒体发出《关于国家足球队新队伍新任主教练哈恩译名的通报》,此后国内各媒体才结束了“哈恩”译名的混乱。

    二、 归口权威机构
    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译名统一的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出过“译名要归口新华社”的指示,他还亲自改正了一些过去流传的译的不好的译名。当时,全国形成了一种风气,遇到新出现的外国专名都要查看新华社是如何译的,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
    “文革”期间,这点被打乱了。出现了社会上各单位各译各的,新华社内部各部门也各译各的情形。这种局面后来有所改善,但是直到现在,同一外国人、同一外国地名、同一外国机构、同一外文专业名词,在我国媒体上有几种不同译名的情况仍时有出现,给读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希望各媒体重视译名统一的必要性和新华社译名的权威性,尽早结束译名混乱状态。

    三、 遵循传统译名
    国外不少地名是由两个甚至是三个单词组成,我国传统把他们译成一个单词,中间不用圆点加以分隔,这同翻译外国人名是不同的。如“纽约”(New York),不译为“纽•约”;还有诸如圣马力诺、圣何塞、圣胡安等。
    有些外国历史名城和地名,我国早已有固定译法,尽管现在看来译音不够准确,也不能随意更改。

    四、 少用缩略语
    我国在翻译国际机构名称时,既译全称,也制定汉字的简称,这早已形成传统。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文简称为NATO,而汉字简称用“北约”,并非导致意义不明。类似的还有“东盟”。“华约”,“非统”等等,新近的“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也已被广泛认可。

    五、 慎用音译词
    前文说到,有些媒体遇到外文专业名词时用音译词而不用意译词。例如,用“荷尔蒙”而不用“激素”;用“维他命”而不用维生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某些编辑记者不知道“荷尔蒙”即通常所说的“激素”,这说明该编辑记者是在应扩大知识面了。另外一种可能是,某些编辑记者喜欢有洋味的译名。但这种“爱好”不符合韩语规范要求,还是去掉为好。

    外国专名事关涉外交往的形象,绝不是翻译中的细枝末节,译者切不可随心所欲地乱译




    本文出自深圳市华博译翻译有限公司漆经理

 



 ★ 

上一篇:深圳翻译公司专业磨砂翻译

下一篇:专业翻译公司如何做好诚信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