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作品在海外的接受,取决于好几个因素,译文质量当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应该承认,由于政治和制度的原因,英美和欧洲许多读者对中国出版的书往往还抱着一种怀疑态度,总是不大信任。这是中国文学和文化在海外
翻译与传播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自己出版外文书刊必须面对的挑战。从目前看来,最好的办法是与国外在学界和读者中享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合作,共同出版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作品。我为欧洲布里尔出版社主编两套丛书,在此就想以个人经验为例,谈谈相关的问题。布里尔在欧洲是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出版社,1683年在荷兰莱顿创立,出版各种学术著作、期刊、书目和参考书,内容广泛,包括学、法学和人文学科各个领域。自19世纪末的1890年以来,布里尔就一直出版一份专门研究传统中国的学术刊物《通报》,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布里尔近年来又出版一套专门把中文学术著作翻译成英文的丛书,题为“布里尔中国人文学术丛书”,由我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施耐德教授共同主编。2007年以来,我们已经出版了六部中文学术著作英译本,包括洪子诚、陈平原、陈来、骆玉明、荣新江和葛兆光等人很有影响、能够代表中国当代学术研究成果的著作。不久还会有朱维铮、罗志田、何怀宏、蒋寅等学者的著作陆续翻译出版。我为这套丛书写了一篇总序,印在每部书前面,其中我提到中国在“文革”后经过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引人注目。随着整个中国的改变,中国的学术研究也相应有很大变化,所以我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学界几乎完全忽略中国本土的学术,现在已经没有理由再继续这样无视中国学术,“现在时机已到,西方学者和其他感兴趣的读者应当接触来自中国的观点看法,而把重要的中文学术著作翻译成英文出版,就是在这样接触中走出的重要一步。”由于布里尔是欧洲有名望的老牌出版社,出版的书基本上欧美大学图书馆都会收藏,所以我们这套中国人文研究丛书使中国学者优秀的著作进入了欧美大学的图书馆,也就进入了西方学术研究参考的范围。这套丛书印制精美,在欧美学界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只要保持质量,长期坚持,对于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学术成果,就必定能作出不小的贡献。保持质量一是选择好书,再就是选择好的译者,这两件事都不易,而寻找合格合适的译者,尤其困难。在这方面,由于布里尔有自己人脉联系的网络,可以找到愿意从事中译英工作的译者,所以相对而言也比较顺畅。
由于人文研究丛书的成功,布里尔出版社又在去年设立“东亚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由我和波士顿大学的魏朴和教授共同主编。虽然这套书出版直接用英文写的书稿,但丛书性质是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而在这方面,我认为钱锺书先生的《七缀集》最具代表性,可以作为研究典范,所以决定把《七缀集》的英译本作为这套丛书开头的第一部出版。恰好一位新西兰汉学家邓肯已把此书译完,他的译稿经过进一步仔细修改,由我写了一篇序,又得到杨绛先生同意,2014年初由布里尔出版了《七缀集》英译本,并由此推出布东亚粊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编辑这两套丛书,尤其把在中文学术著作译成英文出版的第一套丛书,使我体会到翻译之重要,也认识到翻译之困难。自古以来,翻译就帮助人们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和障碍,使不同民族可以互相了解、和睦共处。随着了解的深入,对翻译的需要、要求及标准也随之提高,在我们这个时代,翻译变得更为重要。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翻译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这是解决文化传播最根本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