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
重工/船舶
石油装备
安防/智能系统
新能源/环保
冶金矿业
化学化工
五金配件
教育培训
旅游文化
生存之计在当时还处于一片模糊之中,但薛范知道学习对于他比别人更具有意义,别人学习不好的话,还有体力可以出卖,而他如果学习不好,就只能当寄生虫,只能将父母和亲戚奉为永远的“饭票!”而这是他坚决拒绝的,为了躲避这种可能的“结果”,薛范在学习上格外努力,他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上学,为了不上或者少上厕所,他甚至习惯了上课不喝水,就这样,在艰辛中他依次上完了小学、中学和高中。功夫不负有心人,1952年,18岁的薛范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上海俄语专科学校。然而,当薛范兴冲冲到学校报到时,校方发现他下肢严重瘫痪,断然将他拒之门外。
打击是巨大的,内心的悲怆也是深重的,郁闷了一些时日,薛范重新振作起来,他每日在家跟着广播学习俄语,利用一切机会向人讨教。1953年,这个被大学拒之门外的青年,发表了他翻译的第一首苏联歌曲。
薛范告诉记者,他得到的第一笔稿费是12元,他用这笔钱全部买了翻译词典。
在语言上,薛范先生绝对可以说是天赋甚高,他懂得六国语言,包括俄语、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等。薛范先生告诉记者,他翻译最主要是使用俄语和英语,对于小语种的歌曲,一般是转译或者与他人合作。
对歌词有着卓越的审美感
荣誉和尊敬伴随而来
1955年,薛范翻译的《苏联歌曲选》、《西方古典歌曲集》、《西洋古典歌曲集》和三集《苏联歌曲汇编》相继出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56年,薛范发表了堪称经典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达到了自己事业上第一个高峰。
薛范说,翻译是一项追求永无止境的工作,更好更准确的译词永远藏在深深的思索中。他说,有一首传唱很广的巴西民歌《在路旁》中有这样两句:“在那里面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神魂飘荡’的自然是‘我’,但是配上曲子,唱出来的效果却成了‘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薛范把这里译成“一见她,我就神魂飘荡。”
薛范说,《在路旁》不是自己翻译的作品,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将外国歌曲翻译成中文最难的就是如何将中文和歌曲配合,以方便传唱。
经薛范翻译的各国歌曲多达两千余首,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前苏联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山楂树》等。薛范说,他在翻译歌曲时会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比较有品位的,又可以流传的。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古典的东西好?因为它经受了时间的筛选。
薛范翻译的作品不仅中国人感觉优美流畅、意境深远,俄罗斯人也极为认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原作曲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曾送一本签名曲谱给薛范,这件珍贵的礼物文革时被造反派抄家抄走了,薛范为此非常难过,但想不到的是,后来发还抄家物品时,这本曲谱又完璧归赵,让薛范喜不自禁,珍藏至今。原苏联作曲家协会音乐学与音乐评论委员会主席弗拉吉米尔•查克对薛范有如下的专业性评价:“从您杰出的翻译作品中,曲和词(汉语)交融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您对于歌词有着卓越的审美感,把握住词的歌唱性,从而使您的译词化为了音乐……正是您,在中国大地上赋予这些歌曲以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