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
重工/船舶
石油装备
安防/智能系统
新能源/环保
冶金矿业
化学化工
五金配件
教育培训
旅游文化
1、本地化资源文件提取
从需要本地化的软件中,提取所有可以本地化的用户界面资源文件。根据项目特点和软件开发商要求,选择适当的资源提取工具,从当前的源语言软件版本中提取资源文件。常用的资源提取工具包括:Alchemy Catalyst, Passolo等。
2、翻译资源文件和文档,排版桌面印刷手册
翻译提取的翻译数据库,同时翻译软件中的其它各类文档,例如,在线帮助文件,各种使用手册等。排版工程师进行印刷手册等的排版。为了快速准确的翻译本地化的内容,需要使用各种翻译记忆软件,例如,Trandos软件等。
3、编译本地化版本
根据编译指导文档和版本编译环境,把翻译过的翻译数据库导出为本地化的资源文件,把翻译过的在线帮助等文档复制到编译环境中,编译成本地化版本。
创建本地化编译版本的一般过程:
(1)设置编译环境
包括安装正确的操作系统,安装必要的应用程序,设置操作系统环境变量,安装要本地化的源语言软件。
(2)检查翻译的翻译数据库
调整对话框中控件的大小和相对位置,使之布局合理、美观,消除不完整显示的字符。检查菜单、对话框和屏幕提示中的快捷键和热键,保证与源语言软件一致。
(3)导出本地化的资源文件
从检查过的翻译数据库导出翻译的资源文件(dll, exe, ocx等类型),复制到编译环境。翻译过的帮助文档、终端用户许可协议(EULA)文档和ReadMe等文档也需要复制到编译环境。
(4)生成本地化版本
根据编译指导文档,执行一系列步骤,调用不同的编译环境中的实用程序,创建本地化版本。
(5)检查本地化版本
检查生成的本地化版本,包括安装检查,与源语言软件目录结构对比检查,基本功能检查等。
(6)创建术语表
根据当前用于生成本地化版本的翻译数据库,利用专用资源提取工具,创建新的术语表。
4、测试本地化版本
当生成完本地化版本后,就开始进行本地化版本的测试。本地化测试的内容包括:安装/卸载、用户界面和在线帮助文档翻译、功能等方面,对于中日韩等语言,还要专门进行双字节支持测试。
软件缺陷管理是测试中的重要方面。一个完整的缺陷处理步骤为:报告,确认, 修复,验证,关闭。每个步骤都要求有详细的处理描述。
5、修复本地化版本缺陷
软件编译工程师需要动态跟踪本地化测试报告的软件缺陷,及时确认并修复,以便在新的编译版本中消除这些缺陷。另外,如果在源语言软件中也能重复的功能缺陷,则需要软件开发商的开发工程师修改源代码。
修复本地化翻译缺陷的过程,也是修改翻译数据库的过程,这些修改的翻译数据库将用于下一个软件版本循环,直到最后一个测试版本为止。
本文出自深圳市华博译翻译有限公司漆经理
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