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吉林省作家协会承办的第四次汉学家文学
翻译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8月15日至18日在长春市举行。今天上午,来自18个国家的30位中国文学
翻译家以及莫言、余华、铁凝等著名作家也应邀参会,共同在松苑宾馆参加了开幕仪式。
研讨会首次在长春举行
据悉,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是中国作家协会为推动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翻译、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采取的重要举措。
自2010年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举行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增进中国作家与外国翻译家之间的了解,为各国从事中国文学译介的翻译家提供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趋势的机会,推动作家、译者间的对话交流,提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和作家在世界文坛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研讨会受到中国作家和世界各国文学翻译家的欢迎。前三次研讨会均在北京举行。
会议将进行三个讨论议题
据记者了解,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与中国文学携手同行”。为了方便翻译家和作家进行讨论,在对近几年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情况进行梳理,结合前几次翻译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拟定了三个讨论议题。
1、翻译的权利与边界;2、当代汉语的扩展变化及翻译的新挑战;3、可译与不可译-语际书写的困惑。相信通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大家将提出一些有见地、视野宽、观念新的思想,有益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推介。
本次研讨会规模为历届最大
据了解,这次研讨会的规模比以往三次有所扩大,共有来自奥地利、保加利亚、捷克、埃及、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蒙古、荷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英国和美国等18个国家的30位中国文学翻译家参加。其中大多数翻译家参加过三次或两次研讨会,参会代表根据译介情况不断扩大。他们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方面成果丰硕、知名度比较高、经验丰富,与许多中国作家十分熟悉。
此外,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莫言、贾平凹、阿来、余华、刘醒龙、杨红缨等多位中国作家参会,他们将与各国翻译家进行交流研讨。
开幕式上,中国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铁凝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感谢各国翻译家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取得的重要成绩,代表中国作家向他们表达真诚的谢意并代表中国作协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为他们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协助,共同发展好研讨会友好、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
研讨会之后,将安排中外嘉宾在长春市进行文化采风,使各国翻译家有机会了解吉林省丰富的民族地域风情、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