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业翻译公司华博译漆经理整理发布
一、化“被动”为“主动”
这种译法, 不带“被”字一类表示被动的标志, 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 而实际上, 主语却是谓语动词的受动者, 整个句子表达的是被动意义。这种句子, 有人称之为“当然被动句”。这种寓被动意义于主动形式的当然被动句, 是汉语中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表达法, 其被动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倘若不顾汉语的这种习惯, 硬要加上个“被”字, 那就画蛇添足了。
汉语的这种表达法古已有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云:“飞鸟尽,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其中“良弓藏”、“走狗烹”两句, 也正是当然被动句。现代汉语中, 这种表达法更为流行, 而且越是地道的汉语里越常见。所以, 我们在从事英译汉时, 也应充分运用汉语的这种习惯表达法来处理
英语被动句, 不要一看到“be+ 过去分词”的结构, 就译成“被??”。
一般说来, 由于英语被动语态结构用得多, 英译汉的时候, 变为主动语态的情形也就十分普遍了。而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技巧, 在实际操作上, 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 译为有主句这里, 又有“反宾为主, 变主为宾”、“增译主语,
泛指‘有人’”和“原文主语,‘主’位坐稳”三种情形:
1. 反宾为主, 变主为宾翻译的时候, 把原文的主语, 即行为的客体, 译成宾语而把主体或相当于行为主体的介词宾语译成主语。这一译法, 总的来说, 就是把英语的“受动者+被动式谓语(+ by+ 施动者) ”这种句型, 转换成汉语的如下句式:
A. “施动者+ 主动式谓语+ 受动者”
B. “施动者+‘把’(或‘给’等) + 受动者+ 主动式谓语(+ 其他) ”